目前,美国有8000万人用上下班开车的时间欣赏有声读物,平均每周三四个小时。如此累计,一年听完20本大部头绰绰有余。有声读物不仅可使每天驱车往返于住所与办公室的上班族受益无穷,且还能让那些外出旅行的观光客和身居医院及疗养所的病人随时都有书可听。更方便的是,人们在煮饭炒菜、油漆房屋甚至慢跑时,也能见缝插针,津津有味地“读”这类图书。 “有声书籍让我们这些平常没有时间但喜欢读书的人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能够‘读’书,来一个忙里偷闲,真是一举两得。”哈理斯高兴地说,“虽然干体力活时,我们的双手和眼睛忙个不停,但心里却闲着,能趁机听上几段故事,真是妙不可言,乐趣无穷。” 时至今日,钟情于有声图书的美国人越来越多,对其推崇备至的赞美声与日俱增。许多大出版商组织力量,出版了用盒式磁带录制的古典名著和畅销书的节略本;为满足顾客需求,书店开办了销售有声图书的业务;图书馆备有出借的有声读物,颇受读者欢迎;一种以函租有声图书为经营方式的公司应运而生,生意十分火爆。 “说实话,有声读物的确很有吸引力。”《华盛顿邮报》书刊版编辑迈克尔·德达强调道,“在讲述者声情并茂的话语中,读者领略到一种全新的意境。似乎看见格林兄弟和安徒生等文学大师们,正穿过历史的烟尘向自己挥手致意。他们好像轻声细语地讲述着天上地下人间天堂的动人童话。”许多人喜欢欣赏小说节略本的录音,但另一些人则发现不删减的原著份量更足,听起来更带劲。纽约资深演员沃尔特·齐默尔曼讲述的著名小说《莫比·迪克》共录了18盒磁带。每盒播放90分钟,要27个小时才能全部听完。《洛杉矶时报》的文学编辑、作家查尔斯·钱普林说:“从我内心来讲,我真的希望这部小说永远也听不完。虽然我很早以前就读过它,但听起来的感觉却截然不同。原来在阅读中一些理解不深的东西现在变得更清楚了,大有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之感。” 在美国,有声图书已成为一大批读书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凡离家出门总要带在身边。“有声读物是不可多得的好伴侣,它能使枯燥乏味的开车外出变得乐趣盎然。”乔治大学的英语教授哈迪森兴致勃勃地说。不久前,他同妻子从华盛顿到加拿大旅行,随身带了戴维·豪沃斯的小说《1006——征服之年》的5盒磁带。“当凶猛的暴风雨无情地摧毁了威廉首次入侵的舰队时,我们欢呼喝彩”。哈迪森教授眉飞色舞地回忆道,“我们热切地期望,他的第二次入侵将会在英吉利海峡被另外一场更大的暴风雨所击败。如果不能遂如人愿,我们则希望诺曼底军队在黑斯廷斯附近的滩头被围困直到全歼。说来真巧,不知不觉我们抵达目的地时,正好5盒磁带全部听完。” 在社会上,面对有声图书的普及和快速增长,读者、作家和文化评论家展开了一场题为“什么才是消费文学的最佳方式”的大讨论。其中大多数有声图书的爱好者认为,读书和听书两种形式各有所长。一些人说,听别人读书也是一种乐趣。在另外一部分人看来,听书比看书的印象更加深刻。而对于那些看书速度慢的人来讲,听书还是一种提高效率的方法。有声图书的局限性包括如下方面:与读书相比,听书的时间要多出一倍;有时因粗心会漏听部分内容,不像读书那样能马上补读;价钱昂贵,有的人买不起。尽管如此,由于有声读物能让图书充满魅力,使人饱尝“耳”福,因此还是备受广大读者的青睐和好评。可以预料,美国人的“听书热”会持续下去且不断升温。 |